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37章 疏散路上(一)

“工作需要。”叔仁说:“我们在上海和敌人斗争,文化也是战场。如果这阵地我们不支持,都被投降派、亲日分子霸占去,你觉得他们能排出什么东西来给人看?

教出来的青少年还不个个只会喊皇军万岁?我听说东北有些人连自己是中国人都不肯认了,唱日本歌、吃日本菜才是最文明的。这要是发生在上海,那还得了?”

舒龙默默地点头,忽然又说:“可是,我们也没办法拍抗日内容呀?日本人不许、租界当局也会禁止的。”

“不拍抗日内容可以换个方式,只要是中华文明、汉家文化就成,让人们时刻不忘记自己的根!”叔仁回答:

“比如用越剧、黄梅戏拍些话本改编的东西,像什么牛郎织女的故事、杨家将、梁红玉……。”

“哦!我懂啦!”舒龙点头:“嘿,就当这是个不见血的战场呗,看谁更受老百姓欢迎,谁更能抓住人心。对吧?”

叔仁不出声地笑了。他口袋里的名单,是伪政府里那些主管文化的官员,这些人新官上任三把火需要为主子拿出业绩。

叔仁正好带着资金去资助那些有想法、愿意用文化武器战斗的导演们,指点他们打通这些关系,把宣扬国粹文化的影片拍出来、推向市场。

“我?制片人?”大卫指着自己的鼻子吃惊地瞪大眼睛:“为什么是我啊?”

“你长得像个洋人呗!”

“这是歧视啊,我抗议!”大卫叫道。

“这工作可不容易,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。”叔仁在他侧面坐下:

“你可别当这是玩耍,虽然你可以接触那些文化人、编剧、导演还有当红的女演员,可你有信仰、有任务,还得同时保持对敌人的警惕。”

“我可从来没想过拍电影这种事。”大卫苦着脸。

“谁也不是生来就会。”叔仁给他布置三项任务:联络那些电影公司,特别是根据苏筹提供的那些左翼公司和导演;物色优秀编剧和剧本,物色和培养两、三名新的青年演员。

“我们要让上海文化界有耳目一新的感觉,但同时要让中华文化始终占据主流!”虽然现在还是静默期无法得到上级的指示、批准,但叔仁相信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:

“小付通知香港那边调回两万银圆,或同等价值的英镑或者美元。

大卫你马上到法租界申请注册新公司,就用这笔钱作为开办资本金,然后尽快确定一名助手协助你开展工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